2004--2009借调到国家发改委从事由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资助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⒄瓜钅浚–RESP)”的项目管理,担任项目管理办公室执行副主任;
自2001年开始从事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研究,重点研究领域涉及节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电动汽车与清洁交通、城市垃圾处理、能源管理体制等。
7、2008年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课题《关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规?;⒄沟恼铰运伎肌罚ㄎ钅恐鞒秩撕捅ǜ嬷幢嗜耍?/div>
8、2003年主持中国经济信息网委托课题《中国电动车技术和市场化前景研究报告》(为课题负责人和报告执笔人)。
参与过的重要课题
1、200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研究第三卷《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负责第六章关于可再生能源部分的编写;
2、2005年参加侯祥麟院士牵头的《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替代战略研究》课题组,为子课题《电动车替代燃料》的主要参与者及《电动车替代燃料》专题报告的执笔人;
3、2004年与德国Karlsruhe大学French-German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DFIU/IFARE)合作开展企业清洁生产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参与编写了研究报告“Integrated Process Design for the Inter-Company Plant Layout Planning fo Dynamic Mass Flow Networks”;
4、2004年参加中国工程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能源资源技术经济研究专题》课题组,为子课题《我国节能潜力专题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和报告执笔人;
5、2003年参加中国科学院《节能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为子课题《我国电力节能技术发展战略》的课题主持人和报告执笔人;
6、2002年参加“十五”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政策建议
自2003年开始,作为执笔人,多次给中央领导呈送有关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的重要政策建议,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均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反响。代表作有:
《我国启动内陆核电还须十分审慎》(2012年);
《我国能评制度建设和实施亟待完善》(2012年);
《鼓励燃煤小火电“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2012年);
《关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规?;⒄沟恼铰运伎肌罚?009年);
《关于大力支持我国太阳能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建议》(2006年);
《风力发电——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选择》(2004年);
《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我国到底需要多少能源》(2004年);
《我国与美国、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差距到底有多大?》(2003年)等等。
学术论文
1、王亦楠,“利用生物质能改造燃煤小火电的政策建议”,《经济要参》2013年第23期;
2、王亦楠,“中国要不要重启核电”,《中国改革》2012年第9期总第346期,p83-86;
3、王亦楠,“内陆核电不宜启动”,《能源》2012年第8期,总第45期;
4、王亦楠,“小火电重生记”,《能源》2012年第6期,总第43期,P68-69;
5、王亦楠,“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p12-23;
6、王亦楠,“对我国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一点看法”,《中国能源》2006年第8期;
7、王亦楠,“八面玲珑展威风——介绍一种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国能源》2005年第12期;
8、王亦楠、何祚庥,“风力发电“救济”电荒――风力发电是随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中国风能》2005年第1期,总第1期;
9、王亦楠、何祚庥,“实现小康究竟需要多少能源”,《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1期;
10、王亦楠、何祚庥,“混合动力车技术不是我国的最佳产业机遇”,《科技导报》2003年第12期;
11、王亦楠,“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求是》2002年第1期;
12、王亦楠,“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6期。
报刊文章
主要有:
1、“鼓励燃煤小火电“绿色转型””,《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4月12日;
2、“给能评和环评一样的法律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8月29日;
2、“用风力发电“救济”电荒”,《经济日报》2004年6月5日;
3、“多管齐下缓解能源紧张”,《中国财经报》2004年8月10日;
4、“重视第三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日报》2004年4月28日;
著作文献
译著:王亦楠,《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参著:
1、《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科学出版社;
2、《Integrated Process Design for the Inter-Company Plant Layout Planning fo Dynamic Mass Flow Networks》,2007年德国Karlsruhe大学出版;
3、《我国电力节能技术发展战略》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
4、《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王亦楠,《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展望》,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2014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刘慧主编)第二个重大安全议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 5 月出版,第3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