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吉林调研如何定调国企改革
时间:2015-07-30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
张 燚
“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国企时谈到。调研中,习近平多次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国有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国之重器;国企改革更是起到“动则威,威则震”的效果,在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时刻,发出扶持国企的号召,意味着国企改革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强大动力。
国有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
其实,早在去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已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今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发展实体经济是下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重头戏,而国企又是实体经济重要载体,最高层的频繁发声把国企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我国的经济基础中,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压器、“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的排头兵。一方面,国有资本掌握优质的原材料、科技、人力等资源,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控制经济命脉、引领战略发展、为国家提供较多税收;另一方面,国有经济无论是资本价值还是实业资产,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足以保证其发挥主导作用的规模比例。虽然在目前的“三期叠加”阶段,大型国企存在不少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的问题,但在推进改革开放、维系国计民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世界金融?;椭С殴揖谜铰苑⒄勾缶稚希蟮淖饔貌豢商娲?。
据悉,“十一五”的五年中,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在国际上,国企成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主力,还通过商品贸易、对外投资、收购合并等方式,在境外市场扮演越来越有份量的角色,成为老牌跨国公司的强劲对手。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积极发展”到“有序实施”
国企改革,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今年初,人民财经在“走近新常态”调研中发现,曾经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工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在转型创新领域有诸多牵绊,旧优势丧失、旧体制束缚。“在给予企业更宽松环境和更多自由度的主旋律下,政府搭把手,其余交给市场。”是多数国有企业的共同诉求。
诚如国企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国企改革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三十多年来,国企改革一直在试图打破国有企业对开放竞争的欲迎还拒、对封闭运营的惯性坚守,沿着政企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方向持续推进。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而此前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积极”到“有序”,是方案从设计到落地的推进,更是对实施中困难的审慎考量。“从积极到有序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中央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有25个省市都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的省市还提出了很多目标、指标,比如某年要到多少比例、多少家等。”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说道,“混合所有制是种手段,不是标准,是优势资源的有机组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划比例,要防止各省为了化解地方债务而变相招商引资,不能让上世纪90年代卖企业的现象重现。”
习近平最近在东北考察,提出三个“有利于”,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一重要论断为国企改革给出了清晰的目标和发展指向,即国有经济发展是衡量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克服种种盲目性与错误认识,保证国企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从最初的扩大经营自主权、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到如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从“止出血点”到“刮骨疗伤”的过程逐步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调整优化了国有经济的结构与布局。
顶层设计方案仍将聚焦市场化
人民财经在梳理已出台的地方国资改革方案后发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员工持股、公司制治理结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方向。与市场普遍预期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基本一致。不难想象,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国企改革下半年将进入全面加速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不同场合三次谈及国企改革,强调尊重市场规律,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并提醒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由此可见,中央态度非常明朗,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