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互联网公益文化日益普及、互联网公益事业参与主体日益多元,我国的互联网公益事业开始蓬勃发展,无论规模还是活跃度都呈现上升态势?;チ媸乱档姆⒄共唤龈谋淞斯媸乱档纳肪常卜岣涣斯媸乱档姆⒄鼓J?。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其具有的优势、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公益事业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其优势可归因于互联网的四大基因与公益事业的融合。其一,透明基因。互联网具有透明性?;チ媸乱凳构孀橹凸嫦钅吭谙呋?、数据化,提供了端到端、可执行、可监控、可评估的公益解决方案,实现了公益资源供需关系的高效对接和公益捐赠全流程的透明化。其二,创新基因?;チ媸乱捣⒄褂牖チ际醮葱赂叨锐詈稀N蠢?,区块链技术、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公益资源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チ闹诔镏腔垡彩沟霉媸乱敌翁浴爸讣夤妗薄靶卸妗钡榷嘌问阶呷胙俺0傩占?。其三,共享基因?;チ莺托畔⒌目判源丛炝斯蚕砦幕?。公益事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基因实现延伸和扩展。其四,连接基因?;チ木柙谟诹??;チ媸乱低ü缁峁叵档牧?,促进“微公益”“人人公益”“社群公益”模式不断发展,推动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媒体以及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公益事业发展中实现协同合作。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互联网公益事业存在发展与管理失衡的问题。当前,互联网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但与其相适应的管理还没有跟上,尤其是相关制度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现有的制度建设主要聚焦于技术标准、数据?;さ确矫?,存在技术主义倾向。从行业自律看,虽然已有大型互联网公益平台组织在引领互联网公益行业规则的制定,但需要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公益平台组织的参与度。其次,互联网公益事业内部体系之间发展失衡。信息体系、捐赠体系、评估体系、报告和管理体系组成了互联网公益事业四大内部体系。当前,人们比较重视的是捐赠体系建设,忽视了评估体系的完善,在评估中存在以捐赠人为导向的简单化倾向。再次,互联网公益平台组织与传统公益组织之间合作失序。互联网公益平台组织在互联网公益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传统公益组织长期积累的公益资源也不可忽视。目前,二者之间尚未找到高效合作渠道,形成一定的竞争和内耗。第四,互联网公益模式与互联网公益金融模式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当前,互联网公益中金融工具的渗入日益普遍,互联网金融助力公益的独特模式正在形成?;チ娼鹑谀J侥芄唤饩龉孀式鸲倘蔽侍?,有效提升公益组织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也应看到,金融模式的营利本质与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
为了更好推进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发展,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更要着力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为加强互联网公益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项目效果、透明度等为指标完善互联网公益事业评估体系;加强传统公益组织与互联网公益平台组织之间的合作,使二者各自发挥优势,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通过政策工具协调互联网公益模式与互联网公益金融模式之间的矛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公益金融发展模式;借助科技力量,使互联网的透明、创新、共享、连接基因与公益事业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