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巨石副总裁曹国荣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全球业务发展局局长尼尔森·林赛及里奇兰郡经济发展办主任杰夫·鲁布尔共同签订了投资协议。至此,中国巨石结束长达4年的追求历程,终于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签订“婚约”。
巨石美国项目的建设,是中国巨石继巨石埃及项目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调研和慎重考虑后做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巨石美国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美元,玻纤年产能8万吨,本着“以外供外”的总体原则,产品将全部供应美国本土市场。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018年建成投产。
以往,巨石走的是“以国内资源供应国外市场”的老路子。经过多年发展后,这一方式碰到了瓶颈,眼下只有走出去,在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市场的同时,将国外的人才、土地、能源等资源也为我所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反复强调这一点。
从单纯将国内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卖到国内外,到玻纤产能的战略转移,中国巨石正在向海外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到国外市场转型,打破了“以内供外”,实现了“以外供外”的盈利模式,拓展了“两头在外”发展路径。2014年中国巨石已经在北非成功建立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巨石埃及公司,为企业进一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建厂,就是进一步探索“工厂在海外,收益在家乡,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国内”发展路径的又一次尝试。
那么,“中国小伙”缘何恋上“美国姑娘”呢?
在选择投资美国之前,巨石人做了大量的投资、调研、分析和对比。美国是玻璃纤维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玻纤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更是中国巨石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是全球玻纤工业产业化水平最高、市场领域最广、人才资源最丰富之地。此外,美国拥有丰富而优质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在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的影响下,土地成本、能源成本也较低,同时,美国还拥有优惠的财税政策、健全的政府培训政策等,唯一比中国高的就是人工成本。“当前,加上海运费和关税,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成本几乎已经和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持平。”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顾桂江算了一笔经济账。
在美国投资建厂也是中国巨石自身进一步国际化,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巨石目前已经在美国拥有近10万吨的年销售量,很多大客户在美国。美国建厂有利于更好地贴近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增强客户信心,构建更加完善的服务和研发体系。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下游应用市场和丰富的高端玻纤研发、生产、管理人才,直接面对市场也将有利于促进产品研发。“不管是美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是管理方式,不管是产品研发还是人才引进,中国巨石都是为了做好管理的转移,希望能与国内形成协同效应。”发展战略部资深总经理赵军表示。
“我们要在美国建厂,就是为了做到市场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 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中企研理事)说。
然而,这位名叫中国巨石的“小伙”追求上“美国南卡姑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经历了20多年的长跑已经成长为“高富帅”,有底气追求这位“白富美”了,双方完全“门当户对”。
早在1995年,中国巨石的产品就出口到美国。初期的“走出去”,只是单纯地产品走出去,后来,中国巨石在美国建立了贸易型海外公司,目的是为了利用美国巨大的市场,扩大销售,创造利润,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早期,在巨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有两句客户讲的话让张毓强记忆犹新:一句是在中国巨石的产品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为什么要买中国巨石的产品,到后来变成——为什么不买中国巨石的产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能深刻反映中国巨石产品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的不容易,也充分反映了目前中国巨石品牌已经在美国生根发芽。
这些都得益于“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理念。为了走好“国际化”这盘大棋,中国巨石未雨绸缪。从单一靠自己直接推销,转到建点代销;从大小客户全部自己销售,转到抓大放??;从单一做国内市场,转到国内外两个市场一起抓,内外贸各占半壁江山;从国外代销,转到授权独家经销;从授权经销,转到成立海外子公司实施区域销售。目前,中国巨石已经建立了包括巨石美国公司在内的14家销售型海外子公司,形成了直销、独家代理、海外子公司互为补充的全球营销网络。
选择在美国建厂,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巨石坚定实施“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战略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中国巨石,已经具备了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玻纤生产线的实力、能力和竞争力。
掌握全球尖端技术的能力。多年来,中国巨石依靠创新战略的推广,通过拿来创新、交流创新、自主创新等方法,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逐步建立了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引进为补充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实现从技术跟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蜕变。
目前,中国巨石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如大规模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全自动物流输送技术、大漏板技术、专有浸润剂技术、纯氧燃烧技术,以及E6、E7、E8等一系列高性能玻璃纤维等等,成为企业控制成本、提升质量、赢得市场的杀手锏,使企业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巨石已经坐上全球玻纤行业第一把交椅,整个公司拥有代表全球玻纤行业最高水平的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15条,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申请专利649项,授权专利为471项,同时拥有美国等海外专利5项。
运行全球化公司的能力。2012年,中国巨石剑指埃及,开始建设首条海外大型生产线。2014年5月18日,历时22个月,投资2.23亿美元,巨石埃及公司一期项目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建成投产,是迄今中国在埃及投资金额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项目。这是我国在海外建设的首条大型玻纤生产线,填补了北非地区玻璃纤维生产的空白。
虽经历了埃及政局动荡的洗礼,但自近3年的发展以来,项目稳步运行,规模逐渐扩大,中埃文化日益融合,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本土化也在快速推进,给在埃中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借鉴。
当前,巨石埃及一期项目实现满产运行,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以及周边的土耳其、中东和北非市场,产销率超过100%,完全供不应求,年销售收入超4亿元,直接解决当地就业1500余人,2015年为当地贡献相当于5600万元人民币的税金。2016年6月初,埃及二期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也已投产,整个埃及年产2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将在2017年6月全线建成,比预定计划提早了2年。
中国巨石在埃及建厂的成功经验还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认可,2016年1月,习总书记在开罗亲切接见了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
埃及项目的成功建设,说明中国巨石已经拥有将全套自主生产技术移植到国外的能力。埃及项目是中国巨石国际化人才的“孵化器”、干部队伍的“试金石”、全球化管理的“试验田”、品牌形象的“宣传队”和巨石文化的“播种机”,为中国巨石在美国建厂提供了宝贵经验。
锻造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公司通过选拔合适的人才去巨石海外工厂锻炼和工作,培养了一批既懂市场和业务,又了解当地文化环境、政策法规的专业人才,还通过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掌握了第一手市场信息,使得巨石的外贸业务人员成长为国际化的营销人员。另外,在埃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政府政策协调、厂房设计建造到生产设备安装等,主要依靠巨石国内团队与国外第三方对接,对接的过程,也是语言文化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破茧成蝶。凭借吃苦耐劳的韧劲和不断调整自我的勇气,各工程专业组按照进度完成各项工作,最终确保项目按期投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巨石锻造了一支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为未来巨石在其他地区的布点奠定了人才基础。